如何從意識上根本克服恐懼與焦慮的 3 個有效方法

Emma Lu
Dec 2, 2020

--

攝影師:Andrea Piacquadio,連結:Pexels

恐懼,是指人或動物面對現實的或想像中的危險、自己厭惡的事物等產生的處於驚慌與緊急的狀態。只要身為人類,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身處於恐懼的經驗。身處於黑暗之中、在密閉的電梯裡、或是搭乘飛機翱翔在 2 萬英呎的高空上。這些對特定環境所產生的恐懼,很多時候只要一離開那些特定環境,恐懼的心理就會緩和許多。

但是,你有沒有經歷過一些情況,讓你人生的某一段時間,長期處於恐懼的心理之中。比如說學生時期,擔心自己會表現失常考不好;出社會後,害怕自己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;工作幾年後,因為公司營運狀況不佳,時常擔心自己會被裁員;若不幸的歷經中年失業,家中老小都等著你拿錢回家,那種財務危機所帶來的恐懼及焦慮,更是會逼人走上絕路(姊在此提醒:愛惜生命人人有責,如您有緊急需要請打生命線 1995、或撥專線 0800–788–995)。

丹尼爾.賈德納(Daniel Gardner)曾在《恐懼學:恐懼文化如何操控你的大腦》(The Science of Fear: How the Culture of Fear Manipulates Your Brain)這本書中提到:「我們身處有史以來最健康、長壽又富有的時代,但恐懼卻不減反增。此為這個世代最大的矛盾。」我們當處的這個年代,歷經網路泡沬、房貸危機、恐怖主義橫行,乃至於 2020 年的新冠肺炎肆虐這些超越個人,事件範圍擴及全球的影響力非同小可,儼然成為這一代人共同的集體意識。

恐懼與焦慮

焦慮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,是指由於情緒或心理上產生內在衝突,進而引發非理性的憂慮或恐懼感受。焦慮也是對未來可能發生威脅的預見性情緒反應是一種更加持久、複雜的情緒狀態,通常是由最初的恐懼所引發。舉個例子,讓一個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去參加企業的集體面試,他肯定飯也吃不下、覺也睡不著,連續好幾天都神經兮兮,焦慮到不行。

要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臨床上對於焦慮或恐懼症的定義,醫師利用幾種特性作為判斷標準(資料來為請參考HELLO醫師):

  • 廣泛性焦慮症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,GAD)
    是一種廣泛的焦慮狀態,幾乎對樣樣的事情都操心,時間長達半年以上,常會造成睡眠障礙、頭痛、心悸等症狀,斷斷續續的呈現廣泛性的焦慮狀態。
  •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ost-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,PTSD)
    是指個人遭遇一種無法忍受的意外事故,如性侵害、大地震、空難、親人死亡、戰爭、瀕死經驗等,致心理嚴重受創傷。發作時會有病態式的害怕和無助感,也有可能會逃避或情緒麻木。
  • 恐懼症(Phobia)
    患者極端害性處於某種場所或情境,產生持續且強烈的恐懼,雖知道自己反應過度,但還是難以控制,常見的恐懼症包括:幽閉恐懼症(Claustrophobia)、密集恐懼症(Trypophobia)、小丑恐懼症(Coulrophobia)、懼高症(Acrophobia)。
  • 社交恐懼症(Social anxiety disorder,SAD)
    患者害怕當眾人面前講話、表演或害羞使用公共廁所。患者會過度擔心自己的人際關係,很在意他人的眼光,怕被嘲笑,因而對自己造成龐大壓力,並出現逃避社交的行為。
  • 強迫症(Obsessive-Compulsive Disorder,OCD)
    患者有一種的念頭、衝動或行為,雖然本人明知為不必要,但仍無法控制地一直重複,其原因可能如同恐懼症,對某些事過分擔心和焦慮,但強迫症患者會透過重複性行為,來降低焦慮。例如:因太害怕細菌,而一直反覆洗手。
  • 恐慌症(Panic disorder)
    患者會重複性且突然性開始感到緊張、害怕和感到焦慮,而且由於這種恐慌狀態的多次發生,使得患著因害怕恐慌的再發作,並擔憂恐慌發作可能帶來的惡果,而企圖去防患恐慌的發生,導致在恐慌沒發作時就緊張不安,惟恐發生恐慌。

如何克服恐懼與焦慮

姊最近經歷人生的重大轉變,開始經營電商與自媒體。雖然說危機就是轉機,但剛開始營運之初,要說有什麼成效也太早了,一顆心時常浮動,很難專注下來。幸好姊當時接觸了許多心靈和靈性開發的書籍和網站,讓自己能在短時間內找回人生的方向。姊將自己的心法整理如下,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。

1. 這樣就好了

當你感到焦慮及恐慌時,請時時提醒自己一句話:「這樣就好了」人稱海豚醫師的松久正,在他的最新著作《松果體的奇蹟》這本書中,說到用「這樣就好了」的心態全然接受自己此時此刻在人生與身體上經歷的一切,就能不再當一個僵化死板的地球人,和宇宙有緊密連結,活出不再痛苦的人生。其中的原理是,我們人生與身體上的各種狀態,都是靈魂意識透過松果體選擇要進入哪個人類個體時,自己挑選的劇本。只要接受這一切,自己選擇的這套劇本就能按照原本應有的方向發展,或是讓原本糾結在一起的劇情鬆開。

書中提到一些個案,像是患有關節炎、和母親感情不好的 30 多歲女性,接受海豚醫師松果體覺醒的治療後,已能化解對母親的恨意,並且治癒關節炎;原本被醫師宣布剩下兩個月壽命的乳癌患者,接受治療後,擴散至全身的癌細胞越來越少,不出三個月竟完全康復了。(姊之後會對《松果體的奇蹟》這本書做詳細介紹)

2. 放下我執

一般人在面對厭惡的事物或逆境,總是逃避不敢面對,經常陷入負面的執著;或是對於喜愛美好的事物有過多的期待,也容易產生正面的執著。所謂的「我執」,就是希望自己快樂、幸福、美滿的念頭,這種念頭本身不是惡的,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幸福快樂,帶來正面能量;接著,我們就會想要如何得到幸福快樂呢?是否要從他人身上獲取利益而讓自己快樂呢?這一切的想法,就讓自己陷入了煩惱、憂鬱、恐慌和焦慮的地獄了。我執的自性並不惡,只是因為我執會產生煩惱惡念,這些惡念是不好的。

事物都是相對的,不要過於偏執任何一方,不要僅看到一面就遽下判斷,因為得與失之間,不是眼前就能論定的。而唯有放下一切執著,才能真正自由自在。就如同法鼓山聖嚴法師的教誨:面對之後接受,接受之後處理,處理之後放下。經常練習修心的課程,讓自己過著隨喜的人生,一切便能逍遙自在。

3. 活在當下

「活在當下」本是佛家禪宗用語。修行者若想體會禪的境界,首先要學習如何暫停腦海裡永不竭止的思緒。在「活在當下,關掉你的焦慮製造機」這篇文中提到:專注當下,正是人生的基本原則。所謂「正念 Mindfulness」指的是回歸當下,全然專注在眼前發生的事情,或是你正在做的事情,也就是把你的心完全聚焦在這一刻。當你關掉你內心喋喋不休的想法,專注體驗於當下之際,你會發現許多在你大腦中播放、令你苦惱焦慮的各種「聲音」也會戛然而止。

在這篇文中也明確指出,如何關掉你的焦慮製造機的方法:首先,停下來。關掉你內心喋喋不休的想法,不再念著過去,或想著還未發生的事。接著,環顧四周。把注意力放在眼前、此時此刻發生的事。不去分析、解讀、評斷或急於弄清楚,只是停下來,看著它。把你所有的感官調整到足以捕捉周遭的一切,沉浸在當下,就能達到寧靜。

以上 3 種從意識上根本克服恐懼與焦慮有效方法,姊建議依照次序來執行:

  1. 先深呼吸,配合著吐納的節奏,心中想著「這樣就好了」。
  2. 放下當前的令你焦慮或恐懼的各種我執的念頭。你可以在心中想像那些負面能量都是一堆石頭,然後你把他們通通拋下大海之中。
  3. 聚焦在你目前的景象或手邊正在做的事。此時你感到壓力都被釋放了,全然的活在當下。

下次當你面臨著焦慮與恐慌的折磨時,不妨刻意練習以上方法;當行為不斷被重複後,你也能從意識上根本克服恐懼,讓正能量與正念進化為潛意識的一部分,隨時充滿在幸福人生。

--

--

Emma Lu

UI/UX Designer, 畫家, 創業家, 生活詩人, 自許成為一名知識吟遊者